欢迎进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汾市委员会网站!
视察调研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政协工作 > 视察调研 >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报告
文章来源:未知  编辑:政协信息中心 时间:2020-05-15 11:32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保持社会安定、切实增强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战略之举。为此,市政协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确定为今年常委会议专题协商重点课题。根据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工作安排,8月下旬至12月初,由张建平主席带队指导,杨忠华副主席牵头,教科卫体委具体实施,组织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会同市教育局、人社局、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市、县两级政协及各党派团体联动,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专程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四市及我省晋中市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通过深入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和议政发言材料29篇,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临汾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临汾市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等政策意见,明确发展目标、提出保障措施、落实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大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基本建立起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48所,其中高职院校1所,在校生9148人,专任教师1243人,开设专业10大类3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普通中专5所、公办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19所、民办学校13所,开设专业19大类210个,校内实训基地1436个、校外实训基地135个,在校生近2.4万人;技校10所,其中公办7所、民办3所,在校生7256人。2018年,职业类学校(不含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共招生10886人(中职7896人、技校2990人),全市普、职招生比例为7:3。
    委员们认为,我市职业教育具备较好的基础,具有较大的潜力,取得了扎实进展,但是与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内涵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诸多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功夫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观念理念滞后。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认识水平、观念理念是关键所在。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来看,个别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精准把握不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站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这样一个战略高度去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规划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够。从学校层面来看,对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认识还不深、把握还不透,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强、内在发展动力还不足。从社会和家长来看,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重视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仍很普遍,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只有上了普通大学才能成龙成凤,而上职校就低人一等、是“无奈”之举。可以说,我市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和理解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还未真正形成,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一是多头分散管理,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人社、农业、文旅、体育等多部门管理,发展职业教育所必需的实训项目、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审批管理涉及教育、发改、工信等多个职能部门,职业教育统筹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封闭办学、重复建设、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充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在部分县(市、区)还未足额落实,高职院校生均12000元、公办中职学校生均8000元的公用经费有些仍未按标准拨足。职业教育项目建设市、县配套资金也没有全部落实到位。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市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学校在办学上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作为办学实体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灵活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学校师生与企业技术骨干双向流动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办学积极性降低,行政化色彩较浓,市场导向激励程度弱,直接影响其办学水平的系统化提高。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迟缓。政府作为第三方,协调、监督、引导和服务功能发挥不足,激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不足,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性不高,意向型合作多,实质性的订单招生、培养、就业所占比重低,产教深度融合实质性进展不明显。中职学校技能培训方向集中在就业门槛低、操作简单的电焊、钳工、维修方面,不能与临汾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相匹配,导致我市重点行业、产业的技能型人才仍然需要从外地引进。如临汾装备制造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平阳重工、汤荣制造等企业规模、体量、产品工艺、质量都居行业前列,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工匠型人才,但我市的职业教育却不能满足这一本地市场需求,如华翔每年花费1000万元以上薪资从外地聘请高级技工人才。
    (四)基础条件薄弱,办学质量水平亟待大幅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职业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足问题突出,具有41年办学历史和显著成效的临汾高级技工学校占地面积仅有32亩,很多技校场地靠租赁,严重制约了招生和教学工作。在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方面,许多学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实验器材配备率普遍较低,并且许多学校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现代化职业技术培训要求的设备器材更是缺乏,很多专业没有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影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培训质量。在专业设置上,受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市职业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重复设置、同质化竞争、与我市产业需求脱节等现象。课程和教材不适应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不能有效满足产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由于经费投入、人员编制、认定标准等一系列政策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到位,并且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录用、选拔仍沿用普通教育的政策,造成专业师资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另外,还有一些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方法陈旧,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个别学校质量意识不强,重招生轻教学,重升学轻就业,也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二、外地先进经验的借鉴启示
    (一)思想观念新。调研组学习考察的地市,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校长教师,都展现了理念超前、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都能站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趋势中谋划职业教育发展。五市几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都能紧密联系当地产业结构,同时抢抓数字经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极具前瞻性。如:晋中的职教园区借鉴了英国剑桥、美国帕萨迪纳优秀案例,把园区规划设置于“一带一路”建设。苏州国际教育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多个,与多个国家的职业院校定期开展合作和交流。
    (二)体制机制活。他们敢于打破常规,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宽产教融合的形式,丰富产教融合的内容,持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苏州市根据本地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校、科研所建立创新研究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名师效应,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5名,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双师型”4名。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电子竞技运营与管理专业,聘请阿里体育原总裁和全球近百名专家,把企业办在了学校,“以校办企、以企办校”,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不断受益的同时持续迸发着新活力。
    (三)发展环境优。政府把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最大职责,无需不扰、有需必应。一是资金投入保障有力。如晋中市2018年启动的职教园区建设,规划占地1.15万亩,计划总投资235亿元,这样的投资在全国都属大手笔。二是政务服务精简高效。如晋中市在经费保障、政策配套衔接、部门之间统筹协调等方面为职教园区建设创造“零障碍”宽松环境;常州对职业院校的项目审批实行“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三是生态环境魅力怡人。大水面、大绿量、大生态为当地的产、学、研、城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三、加快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市要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把我市职业教育做强做优,打造临汾职业教育品牌,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
    (一)提高认识,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抓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研究制定。抓紧研究出台《全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和《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立法和编制工作,为院校布局整合、资源配置和经费、办学、建设、人才、课改等提供依据。统筹职业院校建设(改扩建)规划。引导扶持招生和就业形势较好但用地紧张,特别是教学、住宿面积紧张,低于国家用地标准的职业院校进行改扩建,支持临汾高级技工学校申报为临汾技师学院。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和经费保障力度。依法落实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尽快达到国家生均经费标准。加大对公共实训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对未进入高中、职业学校和大学学习的学生、农业转移人口、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进行学期不等的免费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师进企业实践培训、企业技师进学校培训指导、校企联合开展专业建设等项目。加强监督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此外,市财政还应按照各校应有教师编制,将人头经费足额拨付到校,支持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三是建立健全督导评价制度。把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列入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督政与督学结合起来,推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我市真正贯彻落实。四是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实事、抓社会稳定、抓产业竞争力的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企业及广大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择校(业)观。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追踪报道职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典型事例,定期举办“平阳工匠”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为在职人员、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拓展职业教育的渠道,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一是加强统筹管理,强化组织保障。建立由政府牵头,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二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多元办学、校企合作、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学科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减少行政干预,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可将一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操作性事务委托给行业协会、企业和中介机构承办。三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人事改革制度。建立市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同时加快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建立绿色通道,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轻视技能的做法。
    (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强职业院校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改革发展之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机制,是职业教育提升办学质量水平,获得发展和新生的根本出路。一是改革职业院校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进职业院校选拔任用机制改革,探索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推动企业家、专家、能人办学治校。二是创新办学体制,促进职业教育多元化、社会化。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进民办运行机制,探索与企事业单位、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合作,形成多元的办学格局,深度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允许职业院校在校内或与企业合作创办工厂、车间,并在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其政策优惠。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加大中职院校整合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学校自愿等方式,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采取高职与中职、公办与民办、市区与县市、学校与企业等多种联合办学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招生、就业、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以办学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学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组建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四)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科建设体制。以就业为核心目标,推动学科设置改革,建立适应产教融合、满足产业对技术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就业的学科体系和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学科与产业需求协调联动的调整机制。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考核评价标准,应以我市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基本依据,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建立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瞄准我市主导产业的需求,调整学科、课程、教材设置和教学内容,适应企业对既懂技术、又懂营销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培养大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二是强化信息大数据服务。搭建符合企业技术人才需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等信息发布、分析、预测功能的信息对接网络平台,为职业院校调整学科、课程改革、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教育培训。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实践环节权重,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起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四是加强专业建设。实行专业准入制,对学校专业设置严格审批,把好专业入口关;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督导评估,对专业条件差、招生人数少、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限期整顿或者停止招生资格,把好专业发展关;对骨干专业进行资金扶持,支持专业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做强做大一批市级乃至省级和国家级精品专业,把好重点专业建设关。
上一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下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科技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