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议政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峰应邀出席并讲话。
张建平、郝忠祥、王云、杨安虎、杨忠华、贾二元、程明温、王阿家、蔡志强、李云岗、王金龙在主席台前排就坐;贾二元主持会议。
本次大会共征集委员议政发言材料122份,选编98份;10位委员在大会发言:刘丽代表民革临汾市委作《关于加快发展临汾药茶产业的建议》发言,刘科军代表民盟临汾市委作《加强县级土地统筹为破解乡村振兴用地难题强基开路》发言,朱云雷代表民建临汾市委作《利用数智化招商引进“小巨人”企业》发言,葛晓辉代表民进临汾市委作《高质量推动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四点建议》发言,郭宇新代表九三学社临汾市委作《实施“网格化”管理 助力“矩阵式”发展》发言,梁博代表市工商联作《聚焦焦化传统优势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炭基新材料产业链》发言,石前进作《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推动临汾高质量发展》发言;畅红娟作《全力推进临汾“双城”建设强势起步》发言;李芹作《关于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重视临汾文化元素融入的建议》发言;韩毅作《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发言。
在认真听取了政协委员们的议政发言后,李云峰表示,委员们的发言围绕中心、切合实际,把脉精准,意见建议有针对性、有启发作用,这些意见建议,体现的是大家的见识、汗水和智慧,体现的是广大政协委员的责任、使命和情怀。这说明大家做到了心系临汾、热爱临汾、发展临汾,把建言献策的过程变成了为临汾谋发展的过程。
李云峰指出,五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好成绩,政治引领有高度,服务中心有力度,建言献策有深度,示范引领有广度,自身建设有亮度。五年来,市政协工作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为全市大局作出了“政协贡献”;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作用,以实际行动交出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委员答卷”,齐心协力开创了政协工作新局面。对此社会各界有共同的认识、有口皆碑,这其中凝聚着张建平主席的心血汗水,饱含着政协班子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奉献。
李云峰在讲话中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全面解读。关于报告中本届政府工作部分,他说,事非经过不知难。五年来,本届政府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经济下行、环保限批、脱贫攻坚、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巨大压力,面对新冠疫情、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的严峻考验,特别是近两年面对各种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挑战增多的重重困难,我们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两难和多难中作出正确决策,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绩。一是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近1000亿元,去年增速达到8.5%,为近8年最高。二是产业布局更加科学。从“百里汾河经济带”,到“三个百里”经济带,再到沿黄沿汾沿太岳“三大板块”协同发展,产业布局理念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目前我市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产业体系更加符合临汾实际,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三是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在工作中强化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保障性要素”概念,在抓好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同时,我市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开发区、营商环境等保障性要素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全市域生产要素和保障性要素集聚集成、同向发力。四是“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污染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一直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特别是近两年,持续加大城市建设、靓城提质和医疗布局、教育布局等民生工作力度,全市民生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六是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通过实行交办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抓落实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提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立足实际办好临汾的事情,必须坚持战略视野、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等“六个必须”的宝贵经验。这“六个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这既是过去工作的经验总结,更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工作原则。
关于报告今后五年工作总体安排部分,李云峰说,今后五年,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第一是我们拥有强大精神动力。今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市考察调研,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备感温暖、备感振奋、备添动力,要把对党的领袖的衷心爱戴,转化为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要把党的领袖的深恩厚爱、殷殷嘱托,转化为前进力量、奋斗豪情,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更大业绩。第二是我们面临重大时代机遇。我们通过对国际、国内和全省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提出了临汾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在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变等方面背景下,临汾拥有充分求新求变的时间和空间;中央提出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给了我们历史机遇和现实机遇;省委赋予临汾建设“双城”的历史使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多次提及临汾工作、并给予支持,都为临汾发展创造了条件、释放了红利。第三是我们立足伟大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特别是“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和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生产要素和保障性要素集成支撑,加快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未来临汾大有希望。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在平阳大地上书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生动实践。
李云峰说,报告用“十个坚定不移”对今后五年工作进行了部署,这“十个坚定不移”都是事关临汾发展的关键性、重点性、方向性问题。一是坚定不移推动“双城”建设。“双城”建设是省委赋予我们的含金量更高的金字招牌。在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上,重点要做好能源转型、绿色产业、生态环保、低碳生活“四篇文章”;在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要实现区域竞争力、人口承载力、文化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四个提高”,确保“双城”建设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以临汾一域的生动实践,为全省推动“一群两区三圈”新布局作出贡献、提供借鉴。二是坚定不移推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沿汾板块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创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先进的、引领发展的产业;沿黄板块重点打造壶口瀑布、云丘山、 乾坤湾 3 个 5A 级景区,做好农旅结合、文旅融合文章;沿太岳板块重点布局先进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铸造焦化工艺,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效益集成。“三大板块”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联动、互促共融,就会形成市域高质量转型和协同提升新局面。三是坚定不移推动“三驾马车”发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释放更多增长潜力;要重视投资,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临汾出口空间很大,要在外向型经济方面持续发力。四是坚定不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储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结构优化、质效提高。五是坚定不移推动数智赋能。当前,我市在数字经济发展上与发达地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这是我们实现追赶的快速通道。我们要在“数字临汾”建设上有行动、真行动、快行动,各行各业都要主动拥抱数字时代,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数智赋能。六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我们对此要有清醒认识。要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七是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有了人气就有了发展的动力。所以中心城市要突出高品质建设、高品质生活,大县城要把产业搞好、把服务搞好,这样才能吸纳人口,才能把外流的人口吸引回来。八是坚定不移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临汾是文化大市,但不是文化强市。要激发临汾文化内生动力,增强文化感染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要让书香浸润心灵、点亮生活,让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习惯,在全社会倡导争做翩翩少年、谦谦君子、文明市民。九是坚定不移推动安全绿色发展。这几年我市安全、环保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去年四季度秋冬防期间,我市没有一天重污染天气,这在所有排名靠后的城市当中是唯一一家。我们要继续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十是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就是如何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如何把民生事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更高品质的生活。
关于报告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部分,李云峰说,报告用“十个聚焦”对2022年工作作了安排,我从七个方面对一些重点工作进行简要说明。一是产业转型。辩证地看,环保倒逼不一定是一件坏事。经过环保倒逼,目前我市产业在布局、结构、质量、效益方面都实现了优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优选发展,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做大总量,一产要拉高,二产要拉动,三产要拉升;要做优质量,所有工业企业都要提标改造、升级“创A”,所有的落地企业也要符合“双碳双控两高”要求。二是县域经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要把体量做起来,只有各县市区经济总量排名前移,临汾市域经济体量、总量才会得到提升。县域经济要发展,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是重要的增长点,所以每个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都要狠抓项目落地建设;同时要提升县域发展活力,创新体制机制,以县域经济的壮大,带动市域经济整体壮大。三是改革创新、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对这些保障性要素,我们要牢牢抓好,尤其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所有审批事项办理都要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要在全市域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要坚持“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四是项目建设。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经济。各县市区各部门要以更大力度谋划项目,要积极争取资金,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做好项目前期,要全生命周期加强项目服务,真正落地建设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五是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我市发展文旅产业有基础、有优势。我们对全市文旅产业进行定位,提出沿黄要突出黄河风情游,重点打造黄河文化这一世界级IP;沿汾要吸引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沿太岳要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市区要突出休闲文化深度体验游;全市域要打造博物馆之城。同时,要不断提升酒店民宿、景区景点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要继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持续提升临汾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六是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是留住人才、落地项目的前提条件。我们进一步明确“东中西城”的定位,要建设智慧、活力、产城融合的新东城,打造文旅、行政、商业商务为主的老城区和宜居、宜业、时尚休闲的河西新城;要抓好城市建设优先序,加快打造“核心内环”“快速中环”,通过持续努力,把临汾这座城市建设得更有颜值、气质、价值。七是抓好底线性工作。就是要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民生保障等底线红线,确保全市大局稳定,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李云峰强调,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和荣光,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希望新一届政协委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聚焦中心履好职,立足本职勤调研,心系民生谋良策,谱好团结新篇章。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协工作,多为政协解难事、办实事,不断巩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政协工作新局面,共同谱写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