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政协副主席朱冬梅,侯马市政协委员,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崔光辉反映: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呈现出“发病年龄小、发病率高和近视程度深”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幼儿园6岁孩子的近视率达到14.3%,小学达到35.6%,初中生达到了71.1%,高中生达到了80.5%。可见,近视已成为困扰儿童和青少年、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的严峻问题,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眼睛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一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升学和将来的就业。在航天航空、精密制造、国防等行业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人数越来越少。二是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近视作为疾病,其发生和危害不可逆转,严重近视可导致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高度近视是致盲的第一病因。三是严重影响中华民族未来人口身体素质。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遗传倾向,不仅危害当代,还殃及子孙后代。综合分析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近视防控体系不完善。虽然各省地市已陆续出台文件,建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但仍存在近视防控体系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大,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还未真正形成的情况。
二是双减政策执行不到位。在“双减”政策之中,由于教育竞争压力大,中高考选拔制度和老师的绩效评价没有改变,学校、老师和家长还是“唯成绩论”。至此,老师还会布置很多作业,家长为了孩子学习成绩想方设法钻空子,为孩子找培训班,青少年将自己的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到了学习之中,每天大量的记忆和训练,导致儿童青少年用眼强度增大,视力低下。
三是青少年用眼习惯不佳。《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研究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54.6%的儿童青少年学习坐姿不正确,未能达到标准用眼距离;1.81亿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网课,查阅资料,甚至有的玩游戏;还有,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少,室内长时间看书,进而对眼部产生一定的压力,造成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健康。
四是近视防控科普教育滞后。在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防控中,
由于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坐姿和学习姿势要求不严,社会各方面对于视觉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对于视觉健康问题的认知存在缺失,一旦发现问题时,情况已经不可逆。
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近视防控体系。首先,政府部门建立近视防控专门机构,有序推进近视防控方案制定、政策协调和推进落实等工作开展;各相关部门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其次,建立好家长重点防控体系。作为孩子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长需要被培养成为家庭中的近视防控专家,深入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第三,建立好学校协助监测体系。实现教师、家长全天24小时家校联合的眼健康监控机制。第四,建立好医疗精准防控干预体系。医疗、教育等部门要进行青少年近视发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眼健康检查,找准近视病因,精准诊断,个性化防控干预。
二是确立防控考核指标。严格以教育部、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文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为指导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作为教育生态的标志性指标,纳入学校考核健康教育管理考核体系,使学校、老师、家长、学生高度重视眼健康,形成全社会科学用眼良好环境,降低近视率,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优秀人才。
三是强化防控工作举措。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强化户外体育锻炼课程,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家长代表,学生志愿者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高质量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四是开展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建立近视防控科普大讲堂,作为学生开学第一课。特邀近视防控专家为学生讲解近视防控科普知识及答疑解惑,促进眼健康及近视防控科普宣传教育,共同助力孩子们的光明未来。中小学校定期开展近视防控主题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加强近视监测干预、有效带动家长参与、宣传科学近视防控方法等方面活动内容,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爱眼护眼意识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