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汾市委员会网站!
议政建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政协工作 > 议政建言 >
关于推进“华夏司法博物馆”建设提档升级的建议
文章来源:未知  编辑:政协信息中心 时间:2025-01-14 09:42
市政协常委 市中级人民法院专职委员  刘淑红 
 
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是加强文化强市建设、推进城市“双品质”建设、加快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2007年10月,在司法鼻祖皋陶的故里--我市的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竣工建成了我国首个司法博物馆--华夏司法博物馆,填补了我国法律博物馆的空白,被确定为全国法院首个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该馆收藏有反映我国司法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演变及皋陶的法制思想、治国之道的实物、图片、碑文、壁画、史料等大量文物,并收藏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建国后各个时期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及记录和再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工作职责和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献,较为全面真实地展示和反映了我国司法文化和历代法律演变过程以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发展历史进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目前华夏司法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其潜在价值功能并不匹配,作为中国上古时期文化体系的皋陶文化还鲜为人知,该馆至今未纳入政府体系,没有机构编制和人员保障,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及维护开发所需资金主要依赖洪洞县政府临时性拨款,日常管理维护由洪洞县法院负责,2022年移交县人民政府管理,管理层级低、力度小、专业性不强,资金投入保障严重不足,多年来一直处于停滞发展状态。
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李云峰书记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现有博物馆展陈水平持续提升”;王延峰市长在部署安排持续抓好“三大要事”中也提出要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谋划推出博物馆展陈等满足精神愉悦的消费产品。在奋力实现临汾“三个努力成为”的生动实践中,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临汾独有、设在司法鼻祖皋陶故里的华夏司法博物馆,需要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推进博物馆建设提档升级,更好发挥文化传播功能、社会功能和促进文旅产业发展作用。为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尽快将司法博物馆纳入政府体系,完成省级政府文物备案
该馆主要利用国有资产建设,应当属于国有博物馆,但是该馆至今未纳入政府体系,没有机构编制和人员保障,还不具备备案为国有博物馆条件。建议市政府统筹协调,根据《博物馆条例》规定要求,对于该博物馆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尽早促使该馆在省文物局正式设立备案,正式纳入文物博物馆序列,推动华夏司法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做好长远规划设计
制定完善相关财务流程,增加资金投入,给予稳定的财政支持保障。做好远景规划,制定全方位的设计、宣传、推广方案,将为开发该博物馆预留的6亩左右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加快“皋陶祠”一、二期工程建成完工,切实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打造法治培训、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等法治文化研究平台,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司法博物馆,为全域旅游增添新亮点新活力、持续释放经济带动效应。
三、深度挖掘大力弘扬皋陶文化,着力打造华夏司法博物馆特色品牌
皋陶故里士师村及邻村村民历来有在清明节、皋陶诞辰纪念日等重要节日进行祭祀、纪念的习俗。建议将洪洞当地清明祭祀皋陶仪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加大传播传承、宣传研究皋陶文化力度。以华夏司法博物馆为载体设立社会学术研究团体,开展学术交流、讲座、研讨会、展览等活动,深度挖掘博物馆文物资源,深入研究阐释皋陶文化的多重价值内涵,把我市建成以宣传研究、大力弘扬皋陶法治文化为核心的司法文化圣地,有力提升城市影响力、感染力和美誉度。